【編者按】
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助推“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既是當下的責任,更是未來的舞臺。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按照市委六屆二次全會和全市科技創新工作會議精神,今年全市將進一步做強市場主體,推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實現“雙倍增”,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專精特新”被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本期報道,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走進重慶機電集團,聚焦重慶盟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展歷程,為你深入解讀“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密碼,營造“專精特新”濃厚培育氛圍,引領更多企業走上“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鄭琳)善戰者,求之于勢。重慶盟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盟訊科技”)深諳審時度勢之策,順“勢”而為,從小小電子代工廠華麗變身首批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質量標桿企業”、重慶市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十四五”末,盟訊科技還將力爭成為智能制造領軍企業。
智能會議桌牌。盟訊科技供圖 華龍網發
從電機控制器到智能會議桌牌,再到各式各樣的智能設備,小到電子裝置、大到智能裝備,盟訊科技的產品緊扣高效智能化,不斷取得新成績。2023新年伊始,盟訊科技就獲得一批三千萬元的通信模塊產品訂單;今年4月,該公司為某智能儀表客戶建設的“焊接、刻印、測試自動化線”也順利建成交付,該自動化生產線將助力該客戶提升智能化水平,達到減員增效、提升產能的效果。
全自動化測試線。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董靜 攝
審勢轉型 從代工廠走向自動化
如此智能化的一家企業,誰曾想22年前是只有一條生產線的電子代工廠。早在2001年,伴隨著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成為全球電子制造業的重要出口國,盟訊科技便在此刻誕生。
在做了10年某國際品牌無線尋呼機等電子產品的加工組裝后,盟訊科技迎來了第一個轉機。2011年,盟訊科技調整了企業戰略布局,開始拓展本地市場。同年,重慶市汽車產量達到了200萬輛,重慶成為中國西部地區的汽車制造中心,汽車電子制造的市場也隨之得到快速增長。作為扎根重慶的本地企業,盟訊科技看見了勢,也跟上了勢,接下了生產汽車集成電路板的首單,進軍汽車電子制造這個全新的業務領域。
單子接下來了,難點就在于生產汽車集成電路板需要檢測幾十個項目,盟訊科技最開始通過增加工人的方式保證產品質量,但長期下去便發現了問題,人力成本太高,市場競爭力不足,重慶盟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冷冶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重慶盟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冷冶接受采訪。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董靜 攝
之后盟訊科技便開始自研半自動、全自動設備來取代人工,經過研發團隊數月奮戰,一臺自動檢測設備閃亮登場,以高效率、零誤差打響了盟訊科技智能化的第一戰。2013年起,盟訊科技明確了智能化改造的發展方向,開始走上局部工藝自動化之路。
借勢壯大 從自動化走向智能“智”造
系統性的智能化轉變發生在兩年后。2015年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以專項資金等方式支持中國制造2025重點項目發展,全國94個重點項目入選,盟訊科技就在其中,承擔了“移動終端主板智能制造新模式”項目。
有了專項資金支持和工信部指導的重點項目,盟訊科技開始加快推進智能化改造,實施了包括倉儲智能化、生產智能化、測試智能化等項目,由局部工序自動化拓寬到一條生產線智能化,再到一個車間,最后到整個工廠。
智能錫膏存儲設備。盟訊科技供圖 華龍網發
“形成一定規模后,盟訊科技開始從設備的智能化改造擴展到智能裝備及智能系統的開發與集成。”冷冶說。經過多年創新鉆研,盟訊科技自主研發了MES制造執行系統、智能錫膏柜、智能機器人檢測系統、智能倉儲系統、智能倉儲貨架、智能移動線邊倉等一系列智能裝備及系統,并廣泛應用到了自己的數字化車間。從生產執行、計劃排程、倉儲物流到質量控制都實現了可視化和智能管控。
智能倉儲系統。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董靜 攝
如今走進盟訊科技的數字化工廠,一排排大小各異的藍色智能看板實時顯示著產品信息、完工率、合格率等各項生產數據;智能機械手臂自主轉動著,將智能通訊模塊成品精準地放置到智能貨架上;一排排高大的自動生產線整理排列,里面的智能機器人貼標、檢測、分板、分揀動作整齊劃一、一氣呵成。
通過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改造,近年來盟訊科技先后榮獲首批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質量標桿企業”、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等榮譽,并多次受邀參編智能制造相關國家標準,目前盟訊科技已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0余項。
盟訊科技榮譽墻。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董靜 攝
造勢爭先 從自我改造到引領智能化
盟訊科技不僅通過自主研發實現了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到“智造”的轉變,還將自己的數字化車間系統解決方案“產業化”,推出柔性生產線、智能機器人檢測系統、MES制造執行系統等產品,為不同行業有智能化改造需求的企業提供定制化的數字化車間系統集成解決方案。
盟訊科技數字化車間。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董靜 攝
“盟訊科技不僅具備提供智能制造技術方案的能力,還具備一般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所不具備的優勢條件——自有的數字化車間驗證平臺。”冷冶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因此在盟訊科技的工廠不僅能看到各種電子產品,還能看到各種投入生產的智能裝備。
數字化車間待上線物料。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董靜 攝
“不光是自己做,我們也希望能為這個行業做更多的事情,能讓更多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冷冶稱。2019年在重慶市科技局、重慶市經濟信息委的指導下,盟訊科技牽頭成立了重慶市電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并在公司設立了聯盟秘書處,利用聯盟作為人才與技術的交流服務平臺,推進各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與成效。
目前聯盟已有成員單位113家,集合了川渝等地的電子制造行業智能制造系統制造商、集成商、軟件開發商、云平臺商、使用方、高校、研究所等機構,通過成員單位之間聯合開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為電子制造業提供有效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和建設服務。
重慶盟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盟訊科技供圖 華龍網發
在“專精特新”發展之路上,盟訊科技經濟總量近年持續增長10%以上,產值利潤提升也均在10%以上。企業知名度、品牌效應大大增強,優質客戶比例不斷增加,新增通訊模組、儀器儀表、安防產品等客戶群體。
盟訊科技“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要打造全國質量標桿企業、全國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第一個目標我們已實現,下一步我們將錨定全國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的目標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冷冶稱。